壽山宮

壽山宮位於三面環山,前的山凹處恰如元寶敬奉於前,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。相傳壽山宮主神天上聖母,是雙溪方家祖先從唐山過台灣開墾時,請來保祐族人的家神。
當時雙溪交通並不發達,同來雙溪開墾的人遇到病痛時,常來祈求媽祖香火,常有靈驗,於是鄉人請方家能為媽祖建廟,讓媽祖能庇祐四方。壽山宮建廟之時,善信大眾出錢出力,從河中採集大石,請來工匠一鑿一斧雕塑,建立質樸堅固的廟體,在全臺的廟宇中實在難得。更難得的是廟中供奉之媽祖,方家從大陸請來之金身至今已有二百多年,而配祀之神農大帝及土地公、三太子、千里眼及順風耳等神像,在其他宮廟也是難得一見。
當時雙溪交通並不發達,同來雙溪開墾的人遇到病痛時,常來祈求媽祖香火,常有靈驗,於是鄉人請方家能為媽祖建廟,讓媽祖能庇祐四方。壽山宮建廟之時,善信大眾出錢出力,從河中採集大石,請來工匠一鑿一斧雕塑,建立質樸堅固的廟體,在全臺的廟宇中實在難得。更難得的是廟中供奉之媽祖,方家從大陸請來之金身至今已有二百多年,而配祀之神農大帝及土地公、三太子、千里眼及順風耳等神像,在其他宮廟也是難得一見。
北勢溪古道

北勢溪古道由泰平里料角坑進入 在由泰平里三水潭出口總長度6km。
辭職嶺古道

辭職嶺古道原稱大樟嶺,位於魚行里丁子蘭坑、外柑里四分子與泰平里交界處,在雙泰公路開闢前,是雙溪通往泰平必經得唯一步道,嶺頂海拔約四百五十公尺,是雙泰道路最高點,也是雙溪、泰平之間中心點,可遠眺貢寮、福隆一帶景色。
辭職嶺古道山勢陡峭,古道崎嶇難行,行人走到嶺頂,無不汗流浹背,氣喘如牛,而在此稍作休息,以便繼續前進,民國六十年暑假,三位臺北師專畢業生分發泰平國小任教,報到當日由雙溪徒步至此,已筋疲力竭,但尚須翻山越嶺前往任教之泰平國小,感慨前途艱辛,次日毅然返回縣府教育局提出辭職,大樟嶺因而被稱為辭職嶺。
雙泰公路開闢後,辭職嶺古道除登山者外,已無人行走而荒廢,區公所為便利登山人士,乃撥款修建,並鋪設水泥板路階。
辭職嶺古道山勢陡峭,古道崎嶇難行,行人走到嶺頂,無不汗流浹背,氣喘如牛,而在此稍作休息,以便繼續前進,民國六十年暑假,三位臺北師專畢業生分發泰平國小任教,報到當日由雙溪徒步至此,已筋疲力竭,但尚須翻山越嶺前往任教之泰平國小,感慨前途艱辛,次日毅然返回縣府教育局提出辭職,大樟嶺因而被稱為辭職嶺。
雙泰公路開闢後,辭職嶺古道除登山者外,已無人行走而荒廢,區公所為便利登山人士,乃撥款修建,並鋪設水泥板路階。
蘭平千里

位於雙泰公路之中途,恰在丁子蘭坑與大平交界之附近,地勢高聳而獨立,天氣晴朗時登上此台可眺望東北角海濱地區乃至太平洋,將方圓百里的山光水色盡收眼裡,正如古人所云:登高遠望,千里之遙在尺寸之間;故名之為「蘭平千里」。清晨時可光賞到太陽由海上升起千變萬化的日出景緻,然在薄霧彌漫的陰雨天,則有如身置瓊樓玉宇之間,遙望虛無飄渺的遠方,引人發思古之幽情,更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其中。
瀏覽人次:2782 人
更新日期:2021-10-18